在本周二的新聞稿中,Mozilla宣布和Meta(原Facebook)合作,針對廣告提出了名為可互操作的私人歸因(Interoperable Private Attribution,IPA),皆在實現轉化測量/歸因。該項目旨在讓廣告商衡量在線廣告的成功率,同時比現有的在線廣告更尊重隱私。
正如提案草案中所解釋的那樣,其核心概念是用成批事件的匯總報告取代每項行動的廣告報告(例如,當你點擊廣告時,瀏覽器向廣告組發(fā)送數據)。網站可以創(chuàng)建一個與你的賬戶或設備相連的“匹配密鑰”,而這只有瀏覽器可以訪問,避免留下指紋。還有一些功能,旨在使任何人(包括收集數據的公司或廣告商)都難以識別與廣告互動的人。這類似于Mozilla幾年前開發(fā)的Prio技術,用于分析人們如何使用Firefox。
盡管該提案看起來很扎實,但這種合作關系卻相當令人驚訝。Mozilla上個月剛剛與The Markup合作開始了一項試驗研究,旨在確定Meta/Facebook是如何在整個網絡上使用跟蹤像素來記錄網絡活動的。Mozilla說,這項研究的目的是“報告Facebook在哪里跟蹤你,以及他們在收集什么樣的信息”。該組織在最近的歷史上也曾多次集會反對Meta,不到一年前,開始在Meta的平臺上發(fā)布廣告,呼吁該公司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廣告定位能力。
與該公司發(fā)布的幾乎所有其他文章不同,這篇博文沒有被分享到Firefox或Mozilla的官方Twitter賬戶上。這引起了不少用戶的強烈不滿,只不過目前這些批評是非常有限的,可能是由于Mozilla官方低調發(fā)布該倡議的原因。但目前整體反饋大多是負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