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數(shù)跨境賣家實際上并沒有自己的工廠,因此在正式開啟跨境交易前,賣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,就是尋找合適的貨源。貨源渠道一般可以分為四類,加工制造、自制、批發(fā)、代銷,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,這四種貨源渠道究竟有何區(qū)別?跨境電商獨立站賣家又該如何選擇?
加工制造
加工制造,即找一個制造商來為你生產產品,制造商可以是國內的,也可以是國外的,不過一般都會找國內的,因為成本會相對較低。這種模式會比較適合有獨特產品創(chuàng)意的賣家,自己做設計、自己做研發(fā),然后包給工廠做。
這種模式的優(yōu)勢在于,可以自己把控價格、建立品牌,掌握利潤的大頭,同時又無需分神去管理生產。缺點就在于產品風險全由賣家自己承擔,一旦產品不符合市場需求,那就砸手里了。
因為加工制造需要重新制模、細化、生產,所以工廠在起訂量方面要求會比較高,這就加劇了庫存風險。
自制
自制產品即手工藝人、手工愛好者,自己DIY的產品,比較常見的是珠寶類、時尚類、天然護膚類。這種模式的優(yōu)點在于,靈活性高,產品也更具獨特性,在同質化如此嚴重的現(xiàn)在,會比較容易脫穎而出。
不過自制產品耗時是比較長的,所以也難以量產,如果無法賣出高價的話,生意是很難做下去的。同時也因為無法量產,所以上升空間有限,賣家很難擴大規(guī)模。
批發(fā)
批發(fā)就是直接從工廠那里購買產品,相較于加工制造,批發(fā)的風險會小一些。因為批發(fā)的產品,大多已經經過市場驗證,所以賣起來會更加容易。此外因為工廠無需重新制模,所以起訂量也更低一些,賣家無需庫存太多的產品,降低資金壓力。
批發(fā)會比較適合想要盡快開啟跨境業(yè)務的賣家,不過批發(fā)的產品,同質化是比較嚴重的。同時因為產品是市場價格擺在那,工廠批發(fā)價也大多相同,所以利潤方面會比較微薄。
代銷
代銷實際上就是無貨源模式,為工廠銷售產品,由工廠將產品直接發(fā)送給客戶。這種模式的優(yōu)勢在于成本低、風險低、便于管理,但問題則在競爭激烈,且利潤率低,因為這實際上也只是賺差價。代銷會比較適合想要做跨境電商,但沒有什么資金儲備的新手賣家。
最后這四種貨源渠道都各有優(yōu)缺點,賣家需要依據(jù)自己的實際情況,來做出選擇。然后根據(jù)選擇的不同渠道,再來深入選擇合適的供應商。